【7.密意丛书 • 1.解深密经密意 • 5.无自性相品第五 • 5.相无自性性 • 7010505】
第一章 无自性相品第五
第五讲 相无自性性
【正文】善男子,譬如空花,相无自性性当知亦尔。譬如幻像,生无自性性当知亦尔;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。譬如虚空,惟是众色无性所显,遍一切处,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。法无我性之所显故,遍一切故。
【释义】“譬如空花”,相无自性性则譬如空花。由于眼疾而见空中起花,其实空中并无花,是故相无自性性。
“譬如幻像”,生无自性性犹如幻像,幻像无真实。既然是幻的像,则只是一个影像而已,或者是木头变出来的像。
“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”,是说清净依他。胜义无自性性分作两分。这一分上面已说,理解为依他无胜义自性性。
“譬如虚空”,是说圆成。“众色无性所显,遍一切处”。虚空周遍一切处,是众色无性所显。圆成即是如此,圆成便是周遍一切。
圆成为什么周遍一切?因为从圆成可以看出法无我,不仅是人无我、个体无我,抽象的名言概念亦是无我,都不真实,都不能成立,是故它周遍一切界。
相碍缘起亦是周遍一切界。倘若依相依缘起及相对缘起,可能在我们这个世界可说为真实,然而在不同时空的世界则一定不真实。不同时空的世界,心识与外境的关系不像我们这样;心性与法性的关系亦可能不像我们这样。例如无色天,无色天的天人没有物质,等于没有我们人的身体,他成立的外境必定与我们不同。我们的外境是物质世界,无色天则没有物质,其外境是什么样,无从知道。又如无想天,他们不可以说有心性,究竟如何,亦无从知道。佛经说众香国,整个世界都由香成立,那便是我们想象不出来的世界。
我们疑惑香怎么可以成立一个世界、成立诸菩萨,是因为我们不同时空,是故不能理解他们。因此说相碍缘起,则周遍一切界。他们的国度中一定有不同的相碍,他们要适应与我们不同的相碍,才能显现,才能成立,才能存在而成为有。因此只有说圆成,亦即只有在相碍缘起中,才能说周遍一切,而不能从相依缘起及相对缘起来说。我们有精神与物质的相对,他们一定没有,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物质。是故依我们的缘起,相依缘起及相对缘起都不能周遍,只有相碍缘起才能周遍,因为相碍缘起只是法则,与心识、心性无关。因此可以说一切法由适应相碍而圆成,这个法则必然可以周遍。
【正文】善男子,我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密意,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。胜义生当知,我依“相无自性性”密意,说言“一切诸法无生无灭、本来寂静、自性涅槃”。何以故?若法自相都无所有则无有生;若无有生则无有灭;若无生无灭则本来寂静;若本来寂静则自性涅槃。于中都无少分所有,更可令其般涅槃故。是故我依相无自性性密意,说言“一切诸法无生无灭、本来寂静、自性涅槃。”善男子,我亦依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密意,说言“一切诸法无生无灭、本来寂静、自性涅槃”。
【释义】“我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密意,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”。这是超越时空来说,所有诸法都没有自性,是即自性涅槃,这是依智识双运来说,亦即依如来藏来说。
“相无自性性”是根据我们的识境来说,亦喻为根据荧光屏的影像来说。“相无自性性”即是说识境,佛由此而说自性涅槃。
“无生无灭、本来寂静、自性涅槃”是佛说之密意,这密意可见于“相无自性性”上,可见于“生无自性性”上,亦可见于“胜义无自性性”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