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7.密意丛书 • 1.解深密经密意 • 4.一切法相相品第四 • 2.虚妄分别有 • 7010402】
第四章 一切法相品第四
第二讲 虚妄分别有
【正文】尔时,德本菩萨摩诃萨白佛言:世尊,如世尊说,于诸法相善巧菩萨。于诸法相善巧菩萨者,齐何名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?如来齐何施设彼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?【释义】德本菩萨问释迦,根据什么叫做“于诸法相善巧菩萨”。
“如来齐何施设彼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”一句中之“齐何施设”,若是根据藏文,应该译为“能知几种法相故”。整句意思是,菩萨“能知几种法相,故施设彼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”。这样问,才能与下文说三种法相相应。
【正文】说是语已。尔时,世尊告德本菩萨曰:善哉德本,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。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,哀愍世间及诸天人阿素洛等,为令获得义利安乐,故发斯问。汝应谛听,吾当为汝说诸法相。谓诸法相略有三种,何等为三?一者遍计所执相,二者依他起相,三者圆成实相。
【释义】“遍计所执相”、“依他起相”、“圆成实相”中之“所执”、“起”、“实”,乃唐玄奘翻译时所加,若依藏文及梵文,三自性相应译为“遍计相”、“依他相”、“圆成相”。若意译,遍计相译作虚妄分别相;依他相译作因缘相;圆成相译作第一义相。玄奘之前的译师,如真谛,便是这样译。唯识宗可能依此而理解,因此说圆成自性相是胜义,现代唯识学人,则说圆成自性有胜义。胜义与圆成,其实有很大的分别。关于这个问题,下面当说及,于此处可以不赘。
经言“一切法相”,乃指诸法之“能相”,而所说之“诸法”则周遍轮回涅槃二界。所言“能相”者,即“性相”义,亦即对一切法相所作之定义。由此引申,即谓行者以何观点来认识一切法。但是,前两种自性相则实不能周遍涅槃界。
【正文】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?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,乃至为令随起言说。
【释义】“谓一切法名假安立”一句,依藏译当译作“相应一切法施设名言”。譬如相应这张桌子,我们名之为桌子;相应这支笔,我们名之为笔,此即相应一切法而施设名言。
“安立自性差别”,当译作“由相及名安立诸法自性”,这样,意思便清楚明了。
两句合起来,原文“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,乃至为令随起言说”,当译作“相应一切法施设名言,由相及名安立诸法自性”。这即我们先由二取显现,再作名言显现,如是施设一切法的名言,再由一切法的相、名来安立他成为有。这就是由相及名来安立一切法的自性,笔的自性是如何,我们则根据笔之名、笔之相而安立它成为有。对待一切法,凡夫皆如此,随之当作真实。此即遍计相,或说为虚妄分别相。此即谓凡夫执相、名等遍计以观察一切法,成立虚妄分别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