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7.密意丛书 • 1.解深密经密意 • 5.无自性相品第五 • 3.三无自性相 • 7010503】
第一章 无自性相品第五
第三讲 三无自性相
【正文】尔时,世尊告胜义生菩萨曰:善哉,善哉,胜义生,汝所寻思甚为如理。善哉,善哉,善男子,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,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,哀愍世间,及诸天、人、阿素洛等,为令获得义利安乐,故发斯问。汝应谛听,吾当为汝解释所说“一切诸法皆无自性、无生无灭、本来寂静、自性涅槃”所有密意。胜义生当知,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,说言“一切诸法皆无自性”。所谓相无自性性、生无自性性、胜义无自性性。
【释义】世尊赞扬胜义生菩萨悲愍众生而问深密之法,并回答说:“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,说言‘一切诸法皆无自性’”。这句话很重要。
本品是说三无性。瑜伽行派认为,三自性一定要与三无性配合始能完整。倘若唯说三自性,不说三无性,则等如唯说世俗,不说胜义,是故不完整。
如今有些唯识宗学人认为,三个自性有三种无自性性,即是遍计自性有生无自性性,依他自性有相无自性性,圆成自性有胜义无自性性。此说法有违经文所说。依本品经文可知,三自性都不能说为真实,是故说三个无性,此以三无性来否定三自性是真实,所以三无性并非从属于三自性。
“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,说言‘一切诸法皆无自性’”。依藏译,此句经文当译作“我依三种自性为无之法的密意,说言‘一切诸法皆无自性’”。这样一来,法义便清楚了。
是即“所谓相无自性性、生无自性性、胜义无自性性”是三种无自性的法,或说是自性为无的法。
【正文】善男子,云何诸法相无自性性?谓诸法遍计所执相。何以故?此由假名安立为相,非由自相安立为相,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。
【释义】此段经文解释何谓相无自性性。诸法的相由遍计而成立,即是根据名言与概念成立诸法的相。是由假名安立为相,不是由自相安立为相。“假名安立”即是说施设名言,因为施设名言,所以遍计自性相就只是名言相,由是这个相便不能成立为真实,如是,是即相无自性性。
例如我们将某种地形称之为山,于是有了山这个名言与概念。当人们一说山,你便有山的形象成为心的行相。然而,不同的生命形态对大地的形状有不同的认知,对夜叉而言,一定不会依照人类的心行相来成立山。我们认为的平地,他们可能视作低地、盆地。对天人而言,我们整个大地只是高低不平的地面,他们根本没有山的概念,只是等于我们走一条高低不平的路而已。因为天人的身体比我们高很多,四天王天的天人算是体积小的、最低级的天人,然而他们的身高是我们几百丈这么高。他们眼中几百尺的山,可一跨而过,如同走不平坦的路一般,根本无山可爬。亦等于人走路碰到一块石头,脚一迈而过。然而对于蚂蚁而言,这块石头则犹如一座巨山。
上述事例亦说明相碍缘起。任何事物都是任运而成,顺乎自然,各自适应自身的相碍。不能将人看见的相当作是蚂蚁看见的相,亦不能将天人看见的相当作是人看见的相。是故说相无自性性。
【正文】云何诸法生无自性性?谓诸法依他起相。何以故?此由依他缘力故有,非自然有,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。
【释义】诸法是依他而起,依缘起的作用而生起一个法,生起一个相。如经中所言,将一个琉璃染成绿色,是故像翡翠;染成红颜色,是故像琥珀。此相是依染色而成,亦即是依他而成,非自然如此,非其自相,故说一切依他的相,皆生无自性性。
上面说遍计自性相是相无自性性,因其依名言概念;依他自性相是生无自性性,因其依缘起而生,非是自生。